丙申皖南写生札记
●●●
丙申仲春,余率学生赴皖南泾县查济古村写生。此地余曾数游,重居游山水间,如唔老友,倍感亲切。客三日,听泉赏竹,痴坐茅亭,闻水声恍入无人境也。挥毫点染间,耳畔春雨细,河底水声粗,皆入画卷。日出笔耕,心师造化,颇有所心得。夜归斗室,检视所得画稿,察得失,思要理,书而记之。
3月14日 微雨🌧
余独坐草亭,游人稀,心颇能静,濡墨和烟雨春风,造化眼前,笔底图画,意趣生焉。山水亦多情,雨声,泉声,鸟啾声,更显山林之静,竹润人稀,更合画人意也。神游笔走,心手双畅之时,忽有所悟,曰:
笔墨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
鸟鸣山静处,物我相应时。
古意新调间,文心系千年。
是非得失论,静思已忘言。
心师造化,腕底烟云,坐山水竹林间,过午而忘饥,食溪水甘露,若在幻境,痴思怀古:宣城一带,自古名士辈出,新安,宣城画派,或得黄山之奇幻,或为新安江水之滋养,若渐江、梅清、石涛、查士标诸贤莫不由此优游造境,笔墨丘壑光耀后世,历久而弥珍,今余访先贤之故地,坐忘山水,怀古之心顿生,心大快也。
3月15日 晴☀️
山水一道,笔墨固为其本,然因心造境,当以意境为其灵魂,清·布颜图言:“山水不出笔墨情景,情景者境界也。古云:境能夺人,又云,笔能夺境,终不如笔墨兼得而为上,故谓,笔墨情景,缺一不可。”山水写生当承古人可居可游之论,情景相融,迁想妙得之法,不如此,则山不能远,树难成趣,水无灵性,人无幽致。写生造境,宜
先安位置,悟古人林泉之致,情会于造化,意发于笔端,胸中笔下自成一段生机。安可执念于传统,造化、固守、创新耶,实为一道也。
3月16日 晴☀️
晨起溪头,写岸上丛竹,不求个介,竟得皖南丛竹之山林气也,有所思悟:技法源于生活,传百代而成法式,然我辈习传统之法式,当深辩其“源”“流”也,知其来历渊源,明其所以然,赋法式符号于生意,于造化间印证发扬,溯“流”而知“源”,发“源”而生新法,取象不惑,笔笔生发,得貌而夺神,古人谓: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是也,如宾翁所言:先“登山临水”而“坐望苦不是”,又“山水我所有”,再“三思而后行”,方是得写生之真谛。
或问,瞿山之写黄山,峭拔绝尘,清湘之写黄山,烂漫生机,渐江之写黄山,清逸雅健。三家笔下之黄山,皆可谓得造化之秘,传黄山之神,然,何迥异乎?曰:修养,境界相异之故耳,画者气质禀赋天授,又生命体验经历不同,审美修养各异,则黄山在其笔下神遇而迹变成各家样。山水之研习,当悟此理,方可拨云见日,明传统创新之道,徒具其表,炫新奇为能事,不探传统之深意,不悟造化之常理,不读史,参艺术更替之规律,不读书,养平和中正之气质,则难至山水画之妙境。
夜,检阅学生作业,指得失,明方向。颇有感于“技”“道”之论,绘画初本为技,其功能为状物达意。文人士大夫,优游期间,始有书画同源,诗情画意论也。昔宋人格物,元人尚意,明清重笔墨性情,而画至今人,近乎直白浅显,辄与照相机争功,或又任意涂抹,美其名曰写意,此大误会也。山水一脉,文人、院体、水墨、青绿、南宗、北宗、文脉渊源,殊途而同归。技法皆为其根基,石分三面,树分四枝,神采生于用笔,早作夜思,心摹手追,铁砚磨穿方可期笔下生机,另读书行路造化间,心物相合可明山水之道,不从技入,何能体道察物,用情“笔墨之中”,方可“放怀笔墨之外”,此石涛语,颇真知灼见,山水之道,“锤炼之道”,“由技入道”,方可得大自由,由技入道之规律不可违矣。
丙申归来,又数年矣,今重读旧作,颇多体味,执笔整理写生札记,成此文,情景犹在眼前,感而并记:
溪山藏妙理,内美静中参。
笔墨期神遇,灵苗各自探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1、如果您喜欢微信内容,请点击右上角【分享到朋友圈】
2、更多关于魏云飞信息敬请关注
魏云飞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eiyunfei.cn
官方微信公众账号:weiyunfeiART